Rokid Glasses(海外版)中国香港首发, Rokid深化全球化布局
- 2025-08-18 02:01:58
- 659
科幻电影中的产品终成真。
一副“AI+AR”眼镜,轻至49克,戴上如同正常眼镜一样。但与此同时,只要轻按两下右侧按钮,一切变得科幻起来:眼前出现《黑客帝国》里熟悉的绿色字体,可实时翻译、可提词、可AI识图、可导航,还能以第一视角拍摄照片和视频Vlog。
今年因“提词器”功能火爆出圈的AI+AR眼镜RokidGlasses,至今已拿到全球30万订单。另一边,其主要供应合作方蓝思科技正在加班加点供应生产,以保证产品交付。
8月13日,Rokid在中国香港举办发布会,首发了支持粤语交互的RokidGlasses(海外版)。中国香港成为RokidGlasses海外蓝图的第一站,此次事件也成为Rokid加速全球化布局的关键里程碑。
1
RokidGlasses
中国香港首发,全球首款
消费级“AI+AR”眼镜
RokidGlasses中国香港发布会上,引进这款产品的中国香港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CSL的个人业务行政总裁CEO林国诚戴着这款眼镜试用讲解,成为RokidGlasses出海历程的一个记忆点时刻。
CSLMobile与中国香港科技及家电品牌代理商UNITYTech成为Rokid此次布局中国香港市场的两个主要合作方,并一同进行RokidGlasses的联合首发。此次发布会地点“io.tbyHKT”概念店便是UNITYTech旗下店铺,待产品上市后,RokidGlasses将成为这间店铺、以及UNITYTech旗下全港店铺的明星产品之一,并铺开线上线下全渠道售卖。
RokidGlasses从一个想法到如今落地,历时三年,成为全球首款“AI+AR”(人工智能+增强现实)一体式智能眼镜。
当用户真实地将这款产品戴在眼上,会感叹RokidGlasses是一件如此超越时代的作品。
它仅仅49克,甚至比许多框架眼镜还要轻巧和无负重感。而在这样一个看起来、戴起来与普通眼镜无异的产品上,集成了包括题词、翻译、导航、AI问答等强大的AI+AR信息交互体验。
RokidGlasses(海外版)还在现场展示了粤语交互能力,当用户面对一幅画,以“Hi,Rokid”唤醒AI助手,并用粤语提出“帮我描述下眼前的这幅画”的需求时,粤语文字版的问答信息可以直接呈现在用户视野中。
RokidGlasses还支持近视和散光人群定制镜片,并通过磁吸紧密贴合,可以作为日常功能性眼镜使用。
它将数字信息无缝融入现实世界,为用户在工作、学习、娱乐和日常生活中带来革命性的效率提升和体验革新。
据Rokid海外负责人邵华强介绍,相关中国香港代理商已为这款产品下订数万台,等待十月份产品交付,便可展开全港落地售卖。目前,用户已经可以通过CSL的官方渠道进行预定。
2
Rokid全球化战略深化,
中国香港成为出海门户
2012年,Google推出第一款AR眼镜Googleglass,成为AR行业中的标志性事件。随后国内也进入了AR眼镜探索期,在各个技术维度上不断争相探索,历年间AR眼镜产品经历了数次迭代。
2014年,Rokid由前阿里巴巴M工作室负责人祝铭明在杭州创办,致力于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探索下一代人机交互平台。
在过去的十一年,Rokid此前研发的数款AR眼镜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、文旅博物等数个B端市场。也陆续发布RokidARLite等注重AR功能的C端产品。
去年11月18号,RokidGlasses作为Rokid首款面向C端,支持用户全天候佩戴的“AI+AR”眼镜,正式在杭州发布。
今年2月18日,在杭州余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,RokidGlasses通过用眼镜题词展示了产品的跨时代功能,这个场景被现场视频记录后迅速登上社交媒体热搜。
在最近的一年里,RokidGlasses也频频亮相各大行业活动,在社交媒体高频曝光,从行业破圈,引发市场和大众的广泛关注。
目前,RokidGlasses全球预订单达到30万,于去年预定的第一批用户(F码用户)已经收到产品,公司按照不同的付款优先级陆续发货。
Rokid创始人祝铭明此前提到,相比AR眼镜,AI眼镜市场的消费体量,使之成为“另一个级别的赛道”。也因此,能够真正做出一款面向大众消费者的产品,其在技术成熟度、交互体验、使用体验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因此,RokidGlasses的亮相,以及如今RokidGlasses(海外版)的即刻上市,也标志着这家行业头部的先驱公司,奠定了能够向全球更广阔市场走去的信心。
邵华强说,在成立伊始,Rokid事实上就将自己定义为全球性的公司,Rokid的市场野心从来就不局限在国内市场。此次中国香港发布会,也成为RokidGlasses出海历程的第一站以及关键性一步。
Rokid选择中国香港作为RokidGlasses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首发站,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。
中国香港不仅是国际金融、贸易和航运中心,更是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市场,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关键枢纽。其成熟的消费市场、开放的商业环境以及对新科技的高接受度,为RokidGlasses(海外版)的落地提供了绝佳土壤。
“中国香港连接了中国大陆和整个国际市场,也是辐射东南亚市场的最佳门户”,邵华强说。
中国香港市场的开拓经验,将为Rokid后续进军文化相近、语言需求多元的亚太市场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强大的信心。Rokid看到了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亚太地区在AR眼镜领域的巨大增长潜力和用户需求,中国香港地区的发布正是撬动这片蓝海市场的重要支点。
据邵华强介绍,东南亚布局的下一个城市很可能就是新加坡。此外,RokidGlasses北美市场的出海工作也已开启——从中国香港开始,Rokid的出海布局正在加速中。
3
RokidGlasses,
是“AI+AR”眼镜行业的
“初代iPhone”
正如苹果定义了智能手机的产品形态,在接下来的十年、二十年中,尽管产品有升级,技术有迭代,这个时代智能手机的基础产品形态都逃不出初代iPhone所定义的样子。
眼下,即是Rokid的“初代iPhone”时刻。
目前市场上有两种智能眼镜形态,一种是以计算性能为优先向,侧重AR能力的眼镜;另一种是以眼镜形态为优先向,侧重AI能力的眼镜。前者为分体式产品,眼镜和搭载芯片、电池等的主机通过一根数据线相连,更接近娱乐性质的头显设备,而后者则将芯片、电池等配件都安装在眼镜本体里,无需额外配备主机,外观上和普通眼镜相似,可全天候佩戴,是通往更广阔消费市场、更贴近日常生活的大众级产品,商业空间想象力也更大。
Rokid先前布局的RokidARStudio、RokidARLite等都是前一种智能设备形态,在祝铭明看来,这两种形态在Rokid的发展历程里,可以理解为前一种是为后一种诞生发展的技术探索与铺垫。
前一种RokidAR眼镜的算力优先级形态,决定了它要往另一种娱乐方向走去,此前,祝铭明还在RokidARLite眼镜上打通了《黑神话》。Rokid在AR行业领域深耕11年,积累的光学、系统等核心能力,都为RokidGlasses的研发铺垫了技术基石。
Rokid给文博市场做AR眼镜导览的经验,也成为其得以从B端到C端的重要桥梁。此外,行业的AI时刻也成为RokidGlasses诞生的另一个契机。“AI扣动了最后的扳机”,祝铭明说。
三年前,Rokid开始研发打磨RokidGlasses的产品形态。
光波导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向问题。目前,相关领域的光学显示方案有两种,分别是Birdbath和衍射光波导。Birdbath的光学模组体积会较大、镜片会较厚,而衍射光波导方案下光线透过率更高、镜片也更轻薄,但成本高且良品率较低。
在多年打磨下,RokidGlasses采用了双目衍射光波导技术,亮度最高达到1500nits,显示画面在各种外部光源条件下依旧非常清晰。
祝铭明此前提到,市场正在“跑马圈地的阶段”。纵观国内外,Meta、小米、雷鸟等都已经发布自家的AI眼镜,包括谷歌、苹果、阿里巴巴旗下夸克等众多国内外大厂也都正在布局跟进。
在行业内,这样一款大众消费级别的AI眼镜,面临着行业的不可能三角:算力、续航力以及展现力。
想要做高性能,就会让功耗增大;电池做得越大,续航就越长,但是产品也会变得更加笨重。此外,在光学技术的打造上,也要兼顾美感与舒适度。
RokidGlasses采用了行业领先级芯片高通AR1,在此基础上,通过软件的调教达到芯片的最大性能发挥;续航方面,RokidGlasses的电池为210毫安,但通过系统性的优化,能够达到260甚至310毫安的续航水准;在眼镜设计上,Rokid与Bolon品牌联手为产品打造出时尚且舒适的设计,并且配备了可调节的鼻托与镜腿。
此外,Rokid也频频强调,自己是一家系统平台公司。Rokid自研的YodaOS-Master系统,成为产品展开一切内容生态的核心基础。
十一年以来,行业先驱Rokid在AR、AI眼镜产品上的研发、打造,也印证了这个赛道的整体发展历程。
如果要给RokidGlasses定一个阶段性的市场定位,邵华强难掩激动,他说:“当下这个时刻,就是RokidGlasses的初代iPhone时刻。”
RokidGlasses定义了消费级“AI+AR”眼镜的形态。可以预见的是,接下来的十年,市场同类产品都会在这个范式中走下去。